上海钓鱼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钓技类] 【转帖】台湾钓法新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12:1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1年老鬼钓学校第五期学习班开学,应老鬼鱼饵瓮的易哲先生邀请到武汉讲解浮标原理,在开学期间白天采用分班举行比赛的形式去练习,晚上才是理论课程。有天训练期间发现A班一位学员A浮标有很多动作,但扬杆中鱼率很低,我看了一会发现他用的是标尾长度约20厘米,15目的硬尾浮标,我问这位学员浮标调几目,他回答是三目,我告诉他应该修剪铅皮到约六目,钓目不用改变就可以提高中鱼率,学员照方法改变调目之后,问题得以解决。之后我到对面鱼池巡视发现有另外一位学员B的浮标亦有很多动作,扬杆中鱼率也很低,更巧是这两们学员是同一个地方来的朋友,使用的线组、鱼钓、鱼饵都相同,也是同一池的鱼,但我发现他使用一支浮力较大的空心标尾浮标,加上标尾是改装以后只有约9厘米长,刻度六目的浮标,我问他调了几目,他回答亦是三目。我告诉他应该增加铅皮的重量到调二目半或二目,钓目不用改变,动作会更加明显,中鱼率亦会提高,学员采取了这方法后问题也解决了。

     老鬼钓鱼学校开学四、五天后、鱼池的鱼变得又刁又滑、伤痕累累的鬼鱼之后就开始报复这批学员了,任凭你怎么加铅,减铅、改调目、钓目,浮标推高拉低信号还是乱七八糟,中鱼率很认错 ,这两位学员碰到我之后说,“用了很多方法都解决不了”,问我怎样处理,我观察了一下,坐到他的钓位先把铅皮修剪了一点增大浮标的调目,再把浮标的钓目推高到接近调目的位置,大约在调五目钓4目半以上的位置,下杆之后连中二尾鱼,由学员自己试钓问题也得以改善。以前我在其它报刊上曾写过一篇“何谓灵敏”、“何谓迟钝”的文章,由于编排及版面关系未能将这问题详细的表达,趁这机会作一补充。在“何谓灵敏”、“何谓迟钝”的文章我曾提到浮标的调目如果调得太高,钓目太低的话,浮标剩余浮力的预留太大,这种向上走的剩余浮力大于鱼儿吸食鱼饵的力量就造成浮标没有下沉动作的迟钝,文章发表后有幸得到很多钓鱼人的认同及支持,但有部份人又从死胡同出来之后又进入了另一个死胡同,又认为浮标的调目调得越低越灵敏。持这种见解的人表面理论是成立的,因为我们将浮标调成水平的话,只要任意增加轻微的重量在鱼钓,浮标都会作出反应向下沉没,但这种表面的灵敏并不能代表浮标在钓鱼的时候主会灵敏。

    我认为台钓的调标标准应该以浮标控制鱼饵在池底处于“轻触底”的状态为中心,以这中心再分离一饵到底一饵悬空,双钩卧底或半水浮钓等其它理论。如果我们只追求表面的灵敏,不考虑鱼饵在池底的状态及池底对鱼饵承托力的作用,不管什么情况下把浮标的目数调得很低而造成因为浮标的上浮力不够,鱼饵的重量大部份由池底承担的现象,严重者会双饵陷于淤泥里。鱼儿无法准确的找到鱼饵,光冒鱼星不上钩。这一种思维如果不改正过来,甚至会因为浮标的上浮力不够,令线组无法崩直,导致松驰,影响第一时段鱼讯传递到浮标的过程,更严重的会在传递的过程中把信号消耗始尽,无法得到信号提示。在多年的施钓及制作浮标的过程中,从中领悟了一些道理,对我们的以前所接触的所谓“调灵敏”“钓灵敏”;“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迟钝”“调迟钝”。这一直沿着用的理论作从新划分,这理论的提供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并不代表绝对正确,希望读者共同研究。

     在划分之前我还要重提一下调标的入门方法:在施钓前我们会选用一支认为合适的浮标使用,有经验的人就可以大约估计使用鱼饵的重量,状态,钩鱼、重情等方面因素决定调几目钓几目,但初学者及经验不足的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调标,不知道把“调目”定在那里,“钓目”定在那里,不管什么浮标,什么鱼饵一概是“调四钓二”,或者是别人告诉过他这支浮标该怎么调,日后不管什么情况就是这样调了,所以我们在尚未熟悉这支浮标之前应该以最稳妥的方法去“调标”,去保证浮标能控制鱼饵在池底处于“轻触底”的状态。方法是半水一钩带饵,空心尾标或标尾太短的硬尾标可以调水平或1/4目,长尾标调一目至两目。双饵找底钓二目。(这一理论在其它报刊已经详细的解释过,这里不再重复),没有正确的调标方法及不知道鱼饵在池底的状态去凭空讨论什么叫“迟钝”,什么叫“灵敏”都是徒劳无益的。更不要讨论什么“调灵钓钝”,“调灵钓钝”,所以我一直坚持不管使用什么调标方法,第一步骤就一定要控制鱼饵在池底的“轻触底”为中心,为标准状态,以此为基础、再分离及调整到其它状态以应付不同的鱼情需要,正确区分浮标处于某一种状态区域,什么“调灵钓钝”这些口诀就不用记得头昏脑涨,口诀里以前不明白的地方就变得容易理解得多了,所以我将浮标控制鱼饵以“轻触底”状态为中心区域,分划出其它三种区域状态。


台钓新思考之二
     在市面可以购买的浮标之中一般分为空心尾(软尾),实心尾(硬尾)二大类,还有一种特殊的是前段实心尾后接空心尾,我们俗称龙凤尾,在这里我着重与钓友们讨论一下空心尾与实心尾这两个问题,明白这个问题龙凤尾的问题自然就明白了。台钓里空心尾,实心尾之分讨论了十多年,哪个稳定哪个灵敏,众说纷纭,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杂志,未发现有任何人发表的文章能确切的剖析里面的正确区别。
     更可笑的是一些大师级的钓手一辈子只会用空心尾,换了一支实心尾就不会钓鱼了,也有一些只习惯使用实心尾,换了空心尾,就出不了成绩,一些成名的高手一辈子只会对别人说空心尾稳定,实心尾灵敏,空心尾钓刁滑,信号乱时使用;实心尾钓食口小,动作轻微时使用,问题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确切的问题还不是空心尾轻,里面有空气、有浮力,它们的根本区别,把它们两者之间的原理弄通,日后选择浮标的使用时这个问题才不会困扰你。在区分空心尾较稳定,实心尾较灵敏这个问题时必须要有一个前提,两者之间要作比较,一定要用造型相同,浮力相同,比重相同,也就是说除了标尾的质材不同以外,其它什么都相同的浮标才能作比较。

     例如我设计二组叫“ 仙木”的浮标(我并不是在推销,只是我对其它人的产品理念不了解,只能用公司的产品作说明)可能有些人使用过,有些人未使用过,很明显这两组浮标本来是一组的,规格尺寸都一样,只是一部份制作成实心尾,一部份制成空心尾。便变成了二组不同性能的浮标。      

     从上述很清楚知道:实心尾:标脚、标尾有重量,比重大于水,浮力体只有一个,很明显为两沉一浮。空心尾:标脚有重量、比重大于水,力体及空心尾比重较水小浮于水,很明显为一沉两浮。
     只要我们记住实心尾:两沉一浮;空心尾:一沉两浮这公式,无论空心尾是否一定浮于水,但比重一定小于实心尾,这是事实!这两个问题说通了,区别也就出来了,问题就出在浮标的比重不同,而物体相同的情况下,浮标比重越轻,浮力就越大。

     众所周知,我们钓鱼时使用及调整的是浮标的剩余浮力,而不是阿基米德定律以物体排水量为浮力的公式。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会令我们钻进一个牛角尖出不来,在之前的文章我曾经将剩余浮力及何谓灵敏、何谓迟钝,说得很明白。这里补充一下,浮标型号不同,比重就不同,浮标本身存在的剩余浮力都不一样(我说的是浮标未较时本身就存在固有不同的剩余浮力)。也就是说剩余浮力越大,浮标向上的牵引力越大,破水能力越低,所以整体比重较轻的空心尾在受到鱼儿试探的动作或小鱼闹窝时的杂讯号就会过滤了一部分,浮标没有那么容易反应出来,减少了外力的影响而出现无故的下沉现象,等到鱼儿真正的吸食时浮标才会反应,才有明显的有力短速下顿的视觉效果。反过来说实心尾的比重较大,自身的剩余浮力小,受外力影响时破水能力强,所以收到鱼儿吸食相同于空心尾的力量时,浮标反应下沉的幅度会增加,在鱼讯轻微吸食时使用实心尾,会收到将信号放大反应出来的效果。但问题不仅于此,如果浮标在制作时选材不严谨,比重控制不好,用比重较重的标体制作成空心尾的话,出来的产品还是像实心尾一样只要有动作,下沉幅度一样很大,如果用质材很轻的材料制作成实心尾,一样会接收鱼讯时信号下沉幅度不大。在我设计及制作浮标时很注重这一点,不同性能的浮标,我们就会制作成不同比重的浮标。换言之,如果质量不稳定的浮标,只要是空心尾,你就以空心尾的调法去调整,如果是实心尾,就以常规实心尾的调法去调整,有时你被浮标捉弄了还不知怎么一回事。浮标的稳定或者灵敏大多数是由浮标的造型,固有的比重及调较的剩余浮力所决定,如果不了解浮标的性能及原理,空心尾、实心尾之分,实在是见仁见智。
2#
发表于 2011-8-1 12:22:55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8-1 12:26:30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8-1 12:46:44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8-1 16:02:5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上海永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2022025085号-1 ) 沪公网安备31011302000862号 PRchecker.info

GMT+8, 2024-6-15 15:36 , Processed in 0.06485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